2.3 固體發酵條件的茶籽優化
2.3.1 含水量
在上述篩選出的培養基配方的基礎上,改變培養基的饼生含水量,培養後測定茶皂素含量並計算茶皂素降解率,物脱結果見圖6。毒工從圖6可以看出,艺的优化當含水量為40%~70%時,茶籽茶皂素降解率隨著含水量的饼生增加而增加。當含水量為70%時茶皂素降解率最大,物脱達到60.97%;當含水量超過70%時,毒工茶皂素降解率顯著降低。艺的优化茶籽餅遇水易凝結,茶籽含水量過高的饼生培養基易結塊,菌體生長會受到抑製;當含水量過低時,物脱培養基比較鬆散,毒工不能給菌體提供適宜的艺的优化生長環境。固體培養基的含水量是構成微生物生長代謝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選擇70%作為培養基的最佳含水量。
2.3.2 發酵時間
不同發酵時間對茶皂素降解率的影響如圖7所示。從圖7可以看出,發酵初期隨著時間的增加,茶皂素降解率逐漸增加,當發酵時間為5 d時茶皂素降解率基本不發生變化,即培養基經過5 d發酵後,茶皂素降解率趨於穩定。因此,選擇5 d作為後續研究的發酵時間。
2.3.3 接種量
不同接種量對茶皂素降解率的影響如圖8所示。由圖8可知,不同接種量對茶皂素降解率影響顯著。當接種量為15%時,茶皂素降解率最大,達到66.19%;當接種量小於15%時,茶皂素降解率隨接種量的增加而增加;當接種量大於15%時,茶皂素降解率隨接種量的增加而降低。若接種量過大,發酵前期菌體總數大,菌體大量生長使營養物質消耗過快,且液體種子液的副產物過多,導致發酵延滯期延長,從而引起相同的發酵周期茶皂素降解率降低。因此,選擇15%作為最佳接種量,用於後續研究。
2.3.4 初始pH
不同初始pH對茶皂素降解率的影響如圖9所示。從圖9可以看出,初始pH對菌體生長代謝的影響顯著,在一定範圍內隨著培養基初始pH的升高,茶皂素降解率隨之增加。當初始pH為6.5時,茶皂素降解率最大,達到67.85%。不同的微生物都有適合生長的pH範圍及最適生長pH,嗜酸小球菌的生長pH偏酸性範圍,試驗表明當初始pH處於酸性範圍內時,培養基中的茶皂素降解率大於初始pH處於堿性範圍內;若初始pH過高或過低則會影響菌體內酶的活性和穩定性,影響營養物質的溶解度及微生物對營養的吸收。因此,選擇6.5作為培養基的最佳初始pH。
2.3.5 種齡
不同種齡對茶皂素降解率的影響如圖10所示。從圖10可以看出,當種齡為24 h時,茶皂素降解率最大,達到68.65%。當種齡較低時,菌體處於延滯期,導致細胞增長速率過慢,從而延長了延滯期;當種齡偏高時,菌體老化,菌種活力減弱,代謝產物增多,從而延長了發酵周期。因此,選擇24 h作為最佳種齡。
2.3.6 正交試驗
采用正交試驗法,選擇對茶皂素降解率影響較大的因素(含水量、初始pH、接種量、種齡)進行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試驗。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根據極差R大小可知,各因素對茶皂素降解率的影響從大到小依次為含水量、初始pH、種齡、接種量。試驗條件下最優組合為A3B1C3D2。發酵培養基的最優組合為茶籽餅85%、麥麩15%、葡萄糖3%、KH2PO4 0.1%、MgSO4·7H2O 0.15%、含水量70%,最佳培養條件為初始pH 6.0、接種量為20%、種齡為24 h、發酵時間5 d、發酵溫度32 ℃。在此工藝條件下,茶皂素降解率達到68.42%,比優化前提高了57.13%。
3 結論與討論
微生物發酵法是茶籽餅粕降解的主要方法,被認為是目前發展潛力最大的茶籽餅粕脫毒處理方法。其原理是在茶籽餅粕中添加微生物進行發酵,使添加的微生物在發酵培養基上大量生長並同時將茶皂素分解利用,從而降低茶皂素的含量,達到去毒的目的。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產生包括酶、促生長因子以及抗菌物質等有益的代謝產物,同時降低了茶籽餅粕中的單寧和纖維素等抗營養因子,加上使用的發酵微生物菌種本身是動物益生菌,能起到改善動物腸道微生態平衡的作用。
該試驗以茶籽餅為原料,對茶籽餅生物脫毒及其發酵工藝進行研究。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考察了茶籽餅粕添加量、碳源、氮源、無機鹽種類及添加量、含水量、初始pH、種齡、接種量、發酵時間等因素對茶皂素降解率的影響,優化了發酵培養基的組成及發酵條件,最終得到最佳脫毒工藝條件。
該試驗結果表明,在茶籽餅脫毒過程中含水量與初始pH是影響茶皂素降解率的關鍵因素,茶籽餅與麥麩的添加比例85∶15、葡萄糖3%、KH2PO4 0.1%、MgSO4·7H2O 0.15%、含水量70%,最佳培養條件為初始pH 6.0、接種量20%、種齡24 h、發酵時間5 d、發酵溫度32 ℃。在此條件下茶皂素降解率為68.42%。在此工藝條件下,固態發酵培養基配製完成後無需滅菌,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耗,且操作簡單,對設備要求低,降低了生產成本,為茶籽餅生物脫毒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技術支持。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生物工程學報》2021年2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微生物,營養,代謝產物,無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