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減損助增收”為主題

时间:2025-05-05 02:43:42来源:

節糧減損 顆粒歸倉_南方+_南方plus

喜看稻菽千重浪,南粵大地豐收忙。颗粒我省晚稻即將進入大麵積開鐮收割時節。归仓10月30日,节粮减损2024年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晚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在韶關舉辦,颗粒貫徹落實全國“三秋”農業生產工作視頻會議以及我省晚造糧食暨冬種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有關精神,归仓牢固樹立“節糧減損”意識,节粮减损確保我省晚稻豐產又豐收,颗粒實現顆粒歸倉。归仓

2024年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晚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

此次活動以“機收大比武,減損助增收”為主題,颗粒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归仓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节粮减损韶關市農業農村局承辦,颗粒新豐縣農業農村局協辦,归仓以賽促訓、以賽提技,在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下,不斷精進技術,為糧食豐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同期,在江門、梅州、雲浮、湛江、潮州等地組織開展分賽區比武,實現“省市聯動”“全省聯動”。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減少糧食損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廣東堅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在搶抓農時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同時,紮實推進糧食減損工程,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廣東力量、作出廣東擔當。

選手正在收割比賽

在活動現場,來自各地的優秀農機手駕駛著先進的收割機在稻田中展開角逐。參賽選手在規定的時間內,使用相同型號的水稻聯合收割機對生長條件基本一致的水稻田塊進行收割。裁判們根據同等條件下的操作情況,查驗漏收、計算機收損失率,並從安全意識、操作熟練度、作業效率、作業質量等方麵對各參賽農機手進行綜合量化評分。最終翁源縣粵強專業合作社社員鍾換新獲一等獎,翁源縣粵強專業合作社社員楊仙武等2人獲二等獎,仁化縣向陽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劉永福等3人獲三等獎,一、二、三等獎獲獎選手將被省農業農村廳授予“2024年韶關市水稻機收減損之星”稱號。

評委正在測算損失率

除了技能大比武外,“三秋”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演示活動同步開展,稻稈收集打捆機、秸稈機械化還田機、履帶式旋耕機、小型收割機以及小型移動式烘幹機等現代農業機械紛紛亮相。

來自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湖南農夫機電有限公司和中聯重機浙江有限公司的履帶式旋耕機依次登場,履帶式旋耕機具有碎土、起漿、不破壞耕作層、秸稈覆蓋的優點,比較適用於南方雙季稻區進行水田耕整作業。這些農機裝備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應用成果,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在機收減損、搶收搶種搶烘、科學管理等方麵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主會場和分會場還舉辦了“百千萬工程”農業科技特派員(輕騎兵)田間活動,農業科技特派員(輕騎兵)現場解答農民朋友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供實用的技術指導和建議,並進行了“農友圈”平台的宣講。

“百千萬工程”農業科技特派員(輕騎兵)作為精準對接解決農民需求、助力打通農技推廣服務“最後一公裏”、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的農技隊伍,將緊緊圍繞落實“助力守牢糧食安全底線、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人才培育”三大任務,緊扣服務產業發展和技術需求,以服務“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為抓手,下沉基層一線,推動高產優質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進村入戶到田,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近年來,廣東各地深化糧食減損工作認識,加強從田頭機械收割、公路運輸、機械烘幹、倉儲保存等環節全鏈條管控,廣泛宣傳節糧減損經驗做法,推廣適時農業機械收獲和產地烘幹等實用技術,以及綠色低溫儲糧技術、適度加工技術等,減少產後損失。

廣東積極開展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活動,在推進水稻機收減損工作中對機製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麵進行積極探索,形成了極具廣東特色的“省市聯動”推進形式,4年來采用“省市聯動、地市跟進”的方式在粵東粵西粵北和珠三角等不同區域舉辦大比武活動超30場次,促進廣大農機手樹牢節約糧食意識。

本次大比武參賽選手的機收損失率最低為1.32%,平均損失率為2.77%,大幅低於國家水稻機械收獲作業損失率3.5%的質量標準,作業效果理想,參賽選手取得的優異成績正是4年來廣東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推動水稻機收減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獲獎名單

一等獎

鍾換新,翁源縣粵強專業合作社社員

二等獎

楊仙武,翁源縣粵強專業合作社社員

張雄輝,翁源縣順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

三等獎

劉永福,仁化縣向陽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

張建輝,翁源縣順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

嵇加愛,新豐縣力拓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社員


采寫:南方農村報見習記者 薑詩政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任亞航

更多内容请点击【娛樂】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