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成本在順德樂從鎮羅沙村委會

时间:2025-05-05 05:47:19来源:

解碼2025水產養殖三大挑戰:誰能扛住成本與市場雙重擠壓?解码挤压_南方+_南方plus

近日,廣東佛山多宗魚塘租賃流標引起業界關注。成本在順德樂從鎮羅沙村委會,解码挤压36宗魚塘因“無人參與報名或無人參與出價”導致交易失敗。水产市场双重

近幾年,养殖受多方因素影響,大挑魚蝦行情持續低迷,扛住養殖群體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近期在養殖業高度發達的解码挤压珠三角核心地區順德、南海,水产市场双重出現多次魚塘流拍,养殖可以說是養殖受影響的直接體現。

廣東是中國水產養殖大省,淡水養殖年產量超過430萬噸,約占全國13%,其中珠三角地區是廣東淡水魚核心產區,產量占全省55%-60%。在佛山的順德、南海等地,水產養殖以高投入、高產出著稱,技術全國領先,商品魚銷往全國各地。據媒體報道,在養殖利潤理想的2015-2019年,魚塘租金一度高達3.5萬元/畝。

在水產業全國領先的珠三角地區,以往搶手的魚塘受此“冷遇”,整個行業的困難可見一斑。根據多方信息反映,2025年,水產業將麵臨行情波動和成本上漲的雙重擠壓,出現多重考驗。同時,隨著市場形態快速變化,傳統的水產養殖業格局或將重構,需要審慎應對。

2025年,水產業傳統格局迅速改變,你做好準備了嗎?

 風險一:水產品流通模式重構

        傳統渠道作用不斷弱化

2024年底,粵海飼料和著名農產品銷售IP“精致小春姐”達成合作,在網絡平台推廣銷售金鯧魚等水產品。廣東恒興集團不僅把養殖納入企業戰略規劃,還與京東在零售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提供更方便的購物體驗。

在2024中國水產品大會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表示,近年來,我國水產傳統的水產品銷售模式不斷弱化,包括批發、餐飲、商超,都處於下降趨勢,水產品電商、團購、直播等新渠道則保持上升勢頭。

綜合國內45家主要水產品批發市場數據發現,2019-2023年,年成交總量從1103萬噸下降至903萬噸,共減少200萬噸;而同時期,我國水產品年產量從6480萬噸上升至7116萬噸,增加了636萬噸。由此可見,線上交易量增長非常明顯。

2020年以來,水產品電商銷售迅速崛起。在江蘇連雲港,當地已成為蘇北地區最大的生鮮物流中轉樞紐。在漁業大市舟山,有超過300家海產電商企業,合力打造“東海鮮味”。

在電商等新零售崛起時代,對於廣大養殖從業者來說,傳統模式下的生產和銷售信息,作用將不斷弱化。同時,產業鏈等經營體快速發展,遊離在商業體係之外的農戶受限於傳統模式,在市場行情起伏不定時難以獲得更多溢價空間,極易陷入連續虧損困境。

電商迅速發展,對水產品流通產業做出全新定義。

風險二:餐飲競爭空前激烈

水產品行情更加起伏難定

今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餐飲業收入55718億元,增長5.3%。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為29.8%,與上年持平。同時有數據顯示,2024全國餐飲相關企業注冊量357.4萬家,企業存量達到1680.6萬家,同比增長7.8%,餐飲行業入局者達到空前規模。

中國烹飪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一攬子政策出台,各地積極開展促消費活動,對餐飲業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同時,行業競爭加劇、客單價下滑的現象比較突出,餐飲企業紛紛選擇降價,甚至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

近年來,終端消費量下降,產品難賣,是水產行業普遍麵臨的問題。蛇年春節假期過後不久,豆粕連續漲價,2月11日最高已漲至3775元/噸,多家企業畜禽料已開始漲價。2025年,水產品行情或更加起伏難定,養殖群體還要承受各種成本壓力。

風險三:水產品進口持續增長

將顯著影響國內水產價格

2月初,業界傳出消息,2024年厄瓜多爾白蝦出口總量為121萬噸,當地養蝦業長達十多年連續增長趨勢結束。在去年,中國進口各類水產品顯著提升,越南對華水產品出口持續猛增至19億美元,俄羅斯對中國甲殼類(蝦蟹類)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7%,達到了創紀錄的13億美元。中國從巴基斯坦進口冷凍帶魚激增27.6%,達到357萬美元。

據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數據,以對蝦為例,從2023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對蝦進口量超過100萬噸的國家。到2024年,我國已從全球水產品最大出口國轉變成為最大進口國,僅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口水產品總量已超過500萬噸。業內普遍認為,可以預判,未來我國水產品進口仍將持續增長,不可避免要對國內水產價格帶來顯著影響。

水產品進口持續增長,不可避免對國內水產價格帶來顯著影響。

水產業進入拐點

2025年首重降低風險

2023年以來,我國水產飼料產量首次下降,由於水產品行情走弱,出現了較明顯的大麵積壓塘現象。水產業發達的珠三角地區,魚塘租金出現下降現象。意味著我國水產業已經進入拐點,產量增加已不是發展主邏輯,產業正加快進入重視質量階段。

從全局看,我國水產養殖走勢受綜合競爭力影響,部分品類處於萎縮狀態,一些名優品種仍有增量;受消費多樣性的影響,結構性的過剩與不足並存;另外,由於區域發展的不平衡,西部內陸地區仍有發展水產養殖的空間。

水產養殖設備加快普及,顯著提高養殖效率。

2024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重點提出2025年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對廣大養殖者來說,今年的首要問題是降低風險、控製成本。然而並不是減少投入,相反是要適當增加投入,改善養殖建設條件,使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優質苗種、飼料和動保產品等,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以此實現養殖成本更低。

大規模經營體不斷湧現,圖為小棚蝦基地建設現場。

養殖進入微利時期,將在邊際效益上決定成敗。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行業發展推動下,大規模養殖經營者越來越多。在廣東,以生魚、草魚、羅非魚、對蝦等品種為代表,企業化運營方式快速發展,通過對上下遊資源整合,獲得更大的盈利空間。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加速到來,或對水產業格局做出重新定義。

2025年,水產業充滿挑戰,也蘊藏機遇,期待有更多人能穿越霧霾,擁抱美好的未來。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孫歲寒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溫誌勇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