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農文旅發展煥新活力

时间:2025-05-07 05:09:10来源:

2024南農影像|看見田疇“百千萬”鄉村振興夢_南方+_南方plus

深耕大地,乃積乃倉

站在歲末年初的南农節點

回顧過去一年精彩瞬間

這一年,“百千萬工程”深入推進

綠美廣東走深走實

村K、村播、田畴村BA遍地開花……

農事之趣

      匠心之守……

讓我們用影像記錄這熱烈綻放的一年

看見田疇“百千萬”鄉村振興夢

2024年年初,“百千萬工程”典型鎮的振兴新年巡禮熱鬧了整個春節。此後,百千万我們習慣了“百千萬工程”的南农清晨問候,關注“百千萬工程”的影像每周捷報。強勢刷屏的田畴廣東21地市“百千萬”朋友圈、各類社會力量助力“百千萬工程”、乡村“產村融合蹲點記”、振兴“百千萬”美麗庭院等典型案例持續升溫,百千万共同為廣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奔與走、南农鼓與呼。影像

肇慶封開縣域顏值持續刷新,農文旅發展煥新活力。

梅州大埔湖寮鎮一河兩岸,風光旖旎。

2024年,在南粵大地上,綠色成為了主色調。從一處綠到處處綠,從一時綠到持久綠,我們見證了“綠起來美起來富起來”從願景走進現實。“綠美廣東公共服務平台”持續發力,讓眾人跨越時間與空間,彈指間即可參與到綠化行動之中。每周的綠美熱榜,折射出了廣東各地紛紛投身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身影。

“綠美廣東公共服務平台”小程序上線後引發廣泛關注。

5月13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在綠美廣東公共服務平台認捐一棵一級古樹,這棵古樹位於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上塘村仙塘社樹齡 548年。

2024年,新疆阿勒泰火遍全網,而“賽博吸氧”不必遠方。“要旅遊、上真鄉”成為了時下流行的鄉遊新方式。百名“最懂”廣東鄉村的“三農”記者化身“真鄉推薦官”,帶大家深度遊廣東。觀山海、探古村、品美味、賞非遺,廣東版的“詩與遠方”躍然眼前,療愈人心。

在汕尾,被海鮮治愈味蕾。

跟著真鄉推薦官的腳步一起走進大美廣東鄉村。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當聚光燈從舞台照向廣袤鄉村——農民唱主角,在廣東鄉村歌手大賽,用嘹亮歌聲唱響鄉村新麵貌;農民當村播,在廣東鄉村直播大賽,手機成新農具,直播成新農具,用直播鏡頭邀更多人發現和眾創鄉村價值;鄉村向未來,“村BA”在廣東遍地開花,亮了鄉村夜晚,聚了鄉村人氣,旺了鄉村財氣。

在廣東鄉村歌手大賽的舞台,唱響百千萬,悅動新鄉村。

廣東“村BA”點燃鄉村夜。

隨著村播“出圈”,廣東“寶藏”農產品走進更多大眾視野。

2024年,全國首個農事IP活動——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在盛夏起航,於冬日收官。廣東糧食安全守護者、廣東鄉村價值發現大賽、廣東農事無人機飛賽、廣東機插秧技能大賽、廣東農事小狀元大賽、廣東茶葉加工技能大賽等係列農事活動接連舉辦,為城鄉兩地搭建橋梁、暢通渠道,讓更多源頭好物、鄉村價值抵達城鄉居民。

親近自然,體驗農事之趣。

在歲月裏堅持古法技藝的匠人,他們用雙手傳承著曆史的印記。手拉壺、新會陳皮、潮州涼果、潮州菜、潮州麥稈畫、潮州剪紙、廣州沙河粉……這些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中依然熠熠生輝。我們看到了匠人們對於技藝的堅守,也看到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潮州剪紙非遺傳承人黃朝陽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記錄潮州故事。

沙河粉製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黎炳玲每天要做兩百多張沙河粉。

從南繁矽穀到廣東柯木塱,從北京種業大會到廣東種博會,從粵桂、粵黔協作到粵吉、粵疆牽手,一次次的省級合作互動,不僅促進了區域間的交流,也為廣東農業發展打開了新篇章。融入灣區,擁抱全國,廣東農業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

穿越廣州柯木塱,看見種業力量。

貴品出山進灣,贈你群山之巔的禮物。

撰文:黎祖瑜 陳佳純

攝影:吳秒衡 謝進揚 譚家富 彭華 柯學潛 黃堅文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李嘉镓

更多内容请点击【休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