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緊緊圍繞“1+4+7+9+N”建設要求

时间:2025-05-05 04:26:09来源:

海豐聯安:以“典”帶麵建設山水風光特色圩鎮_南方+_南方plus

2025年是推動“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重要節點目標的關鍵之年。汕尾市海豐縣聯安鎮深入貫徹落實省委、风光市委、特色縣委關於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圩镇決策部署,緊緊圍繞“1+4+7+9+N”建設要求,典以“美、海丰富、联安合、建设新、山水綠”發展理念為引領,风光立足稟賦興發展,特色多措並舉推動霞埔村、坡平村、優衝村、聯南村4個省市級典型村提質升級,煥新鎮村麵貌,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聯安鎮“鷺影禾香”鄉村振興示範帶。

霞埔村

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霞埔村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突破口,在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多種實現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融資、打造未來鄉村、人才孵化方麵改革創新,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為鎮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霞埔村農戶忙著收獲肥美的生蠔。

霞埔村立足生蠔養殖等特色產業,著力打造海上綠色“菜籃子”,通過現代化養殖技術和產業鏈延伸,不斷提升生蠔品質與產量。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590萬元,穩定提供就業崗位100個,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同時,通過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產業發展,成功引入深圳“蠔爺”等知名企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力推動村經濟發展,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優衝村

水稻茭白輪作,閑置地變富田

優衝村依托自然生態文化資源,推廣以“水稻+茭白”輪耕輪作的模式,探索出一條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交出了一份鄉村振興新答卷。

優衝村裏的茭白田一片翠綠,長勢喜人。

“這個茭白在我們聯安鎮屬於冬季種植,不影響兩季的水稻,到四月上旬的時候就可以收割完成,接著種植早造的水稻。”海豐縣聯安鎮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江永蓬表示,充分利用冬閑田進行茭白種植,將原本閑置的土地轉變為富田,這種做法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作物的多樣性,同時也為農民創造了額外的經濟收入,是聯安鎮繼“稻稻麥”模式後又一成功探索的新模式。如今,茭白成為聯安鎮多元化冬種品牌之一。

近年來,優衝村依托豐富的農耕文化和綠美生態資源,打造“山水風、嶺南韻、田園鄉、濱河圩、文創地”的和美優衝,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在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成效明顯。

優衝村高效整合土地資源,引進東方文旅集團投資,整合38畝土地打造原生態嶺南水鄉特色民宿。通過舉辦農事運動會、打造特色文化商圈和旅遊“打卡點”等舉措,激活鄉村運營,深聯文化廣場已成為深受當地群眾和外地遊客喜愛的熱門旅遊地。

聯南村

水稻種植現代化,聯農帶農結碩果

近年來,聯南村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完善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多種實現方式,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切實提高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聯南村連片的優質稻生產基地。

聯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林美貞‌‌介紹,村裏積極參與建設鎮級供銷農業社會化服務站,通過聯農帶農資金折股量化參與分紅,給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帶來固定分紅和運營收益的二次分紅,不僅增強村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還為農民提供優惠、優質的現代農業服務,拓展水稻生產全鏈條服務。

依托汕尾市海豐縣絲苗米產業園項目,建設稻穀烘幹和大米加工生產線,推動產業自動化、現代化轉型。此外,聯南村以優質稻種植為主導產業,引入廣東盛泰實業有限公司,以“公司+農戶”模式打造優質稻生產基地,推廣綠色種植技術,嚴控化肥和農藥使用,提升土壤肥力,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目前,村內優質稻耕地麵積1356畝,年產優質稻米總產值達380萬元,成為村支柱產業。

坡平村

深化“入戶聯心”,安村居解民憂

為持續推進“百千萬工程”“明珠五號”攻堅行動走深走實,聯安鎮坡平村以“入戶聯心”活動為抓手,紮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坡平村黨建隊伍深入村民家中,宣傳解讀醫保政策。

聯安鎮坡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錦文介紹,坡平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期間,組建“黨建+班子隊伍”和“黨建+誌願服務”,發動誌願者200人次,共同整治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問題,並通過積分製激發村民參與熱情,逐步改善村容村貌。同時,結合黨代表聯係群眾工作法,線上線下同步宣傳2025年度城鄉居民醫保政策,累計入戶宣傳420餘戶,發放宣傳物料580餘份,提升村民參保積極性。

此外,坡平村開展“以舊換新”政策宣傳,聯戶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政策細節,確保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高效化解村裏的一些矛盾糾紛,維護村莊和諧穩定。

據了解,聯安鎮將聚焦省典型鎮、村培育工作,下足功夫念好“美”“富”“合”“新”“綠”五字訣,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高質量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一是內外兼修靚圩鎮。堅持高位謀劃、高位統籌、高位融合,加快完善鎮村國土空間規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圩鎮聯城帶村的功能。聚焦生態資源,依托水係脈絡和濕地保護區,打造河海沿線風光帶,推動區域要素流動。

二是破解難題抓項目。以“連帶成片”示範片區融灣發展示範片區為主抓手,瞄準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工作持續發力,全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創新政企共建合作共贏方式,增強招商引資實效,吸引更多產業項目在聯安落地。

三是量質並舉育產業。提高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推動種養全產業鏈發展,集中資源做大做強海產品養殖業和加工業。聚焦農文旅融合發展,加大力度培育“食、住、行、遊、購、娛”業態,做好鄉鎮經營文章,努力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山水風光特色鎮。

撰文:鄧家豪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江玲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