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從深汕一隅走向大灣區

时间:2025-05-05 03:44:50来源:

“深汕友農”這一年:品牌強農的深汕友农深汕實踐_南方+_南方plus

春節臨近,“深汕友農”小程序商城迎來了訂單高峰,年品农生態大米、牌强羊肚菌、深汕实践牛肉丸等多款產品熱銷,深汕友农幾近售罄。年品农這個承載著深汕農業希望的牌强區域公用品牌,在2025年的深汕实践年貨市場上大放異彩,讓參與品牌打造的深汕友农深汕本土企業和上遊農戶喜笑顏開。

從昔日的年品农各自為戰到如今的品牌集結,從深汕一隅走向大灣區,牌强乃至網銷全國,“深汕友農”以其獨特的魅力,書寫著品牌強農的新篇章。在中央一號文件多次強調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的背景下,“深汕友農”的崛起,不僅是對國家號召的積極響應,更是深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這一年,“深汕友農”品牌農產品成功出圈。

擘畫新篇,多方合力凝練金字招牌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這片依山傍海的熱土,擁有著肥沃的土地、疊翠的山峰和綿長的海岸線,孕育出了鴨腳木蜜、生態大米、蓮花山茶、鮜門海鮮等一係列優質農產品。然而,過去這裏雖有“實”卻無“名”,本土企業品牌的單打獨鬥難以形成氣候,深汕農產品在市場競爭中難以脫穎而出。

2023年,隨著深汕特別合作區的高速發展,農業產業也迎來了新的契機。深汕特別合作區農業農村和海洋漁業局攜手南方農村報,正式啟動了深汕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創建工作,將農業品牌發展作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要抓手。

深汕特別合作區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

品牌的創建,是深汕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深汕特別合作區農業農村和海洋漁業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林兵在首批產品遴選會上表示:“通過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我們將不斷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推動特色農產品走向更大市場,助力企業依靠品牌影響力獲得更大發展空間,聚合更多生產要素,讓農民和企業分享更多的溢價收益。”同時,他也強調,“深汕友農”品牌的創立,將有助於壯大一批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深汕友農”首次產品遴選會。

廣東省品牌農業研究院副院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薑百臣指出:“在當今消費市場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品牌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通行證。深汕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有利於整合資源,提升深汕農業的整體競爭力。”

品牌創建並非一蹴而就。從製定區域公用品牌戰略體係、設計品牌符號構建傳播體係,到建立品牌管理機製和運營指南,中山大學商學院周延風教授團隊全程深度參與、出謀劃策。團隊對深汕管理者、農產品經營者、農民等進行了深度訪談,挖掘了深汕農產品的特征和差異化要素;同時,對城市消費者關於品牌的認知、定位、差異化策略進行了調研,最終製定了一套完善的品牌建設體係。

“深汕友農”品牌農產品LOGO。

有了詳實科學的理論支撐,深汕品牌建設工作全麵鋪開。麵向全社會征集品牌名及口號,最終確定了“深汕友農”和“深農有禮,汕品好味”的口號,並推出了“友農伯伯”IP形象;麵向深汕全區開展產品遴選,在近百款產品中優選了38款代表產品入選“深汕友農”產品名單;麵向全國發布“尋味深汕”深調研係列宣傳報道和農文旅路線,打響了深汕好產品宣傳的第一槍。品牌創建一路走來,“深汕友農”內涵日益豐富,市場知名度、美譽度逐漸提升。

農產品品牌,絕非簡單標識,而是農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與戰略製高點,也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深汕友農”品牌的創立,是深汕農業發展的一座裏程碑,承載著深汕農業產業升級的厚望,凝聚著多方力量的智慧與努力。它不僅提升了產品附加值,讓農民勞有所得;還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促進了農業現代化轉型。

“友農伯伯”IP形象表情包。

品牌開路,深汕農產品走向廣闊市場

“這款牛肉丸既筋道又爆汁,最適合下火鍋了。”“來袋菌菇,正好用來搭配湯底!”在不久前深圳華潤萬家超市舉辦的“深汕友農”品牌農產品進商超活動上,種類多樣、品質出眾的深汕農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情追捧。這是“深汕友農”首次進入深圳主流商超市場,也是其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的有力證明。

“深汕友農”品牌農產品進商超活動現場,人氣爆棚。

事實上,早在2024年9月舉辦的“深汕友農”品牌電商產地直播活動中,“深汕友農”係列產品的人氣就已經接受了市場的考驗。直播間觀看人數超過300萬,多款農產品線上售罄,這是“深汕友農”品牌首次“觸電”取得的輝煌戰績。

除了直播渠道外,消費者還可以在全新上線的“深汕友農”小程序上購買農產品,享受“即時下單、產地直發”的便捷購物體驗。小程序商城上架的農產品產地覆蓋深汕4個鎮,平台在做好品控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優惠。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也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深汕友農”品牌電商產地直播現場。

在“深汕友農”品牌誕生之前,由於農業產業未成規模、電商運營主體數量較少等原因,深汕的農產品在互聯網上鮮有身影。如今,隨著“深汕友農”品牌的創建和推廣,深汕農產品正逐漸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電商產地直播活動結束後,深汕本地主播丁旭表示:“和主播們的切磋、互動收獲滿滿,接下來會持續關注‘深汕友農’,把更多農產品好物推薦出去!”

為了培育電商行業氛圍、提升從業人員的電商意識和技能水平,深汕特別合作區還舉辦了專業的直播培訓和營銷戰略講座。來自中大、華農、廣財等多位深耕農業產業、農產品營銷等領域的高校教授齊聚深汕,為當地近50名相關從業人員帶來了精彩的授課。講座內容涵蓋了線上營銷、直播帶貨、品牌建設等多個方麵,為深汕農業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深汕友農”區域公用品牌營銷專題培訓。

作為一個新生的區域公用品牌,“深汕友農”展現出了年輕與活力。2024年,地鐵“深汕友農”品牌專列、“深汕友農”品牌公交在廣州先後發車,完成了在大灣區城市的首次公開亮相;以品牌IP形象為基調打造的“友農伯伯”微信表情包一經推出便實現了“病毒式”傳播,推動了品牌形象的更加深入人心。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深汕友農”品牌的知名度,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深汕的農文旅資源。

“深汕友農”品牌公交亮相廣州街頭。

全鏈帶動,引領深汕農業高質量發展

品牌創建有效聚合了深汕優質的農業產業資源,形成了推向“大市場”的合力。家鄉味(深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倪尼深有體會地說:“通過推廣‘深汕友農’產品矩陣,我們的曝光量和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如今,家鄉味的消費幫扶產品受到了深圳企事業單位的關注,主要得益於‘深汕友農’品牌的背書。”

“深汕友農”係列產品包裝,極具辨識度。

市場的旺盛需求帶動了生產的繁忙。鵝埠鎮下北村蘑菇種植基地生產的多款產品已入選“深汕友農”區域公用品牌名錄。為應對市場需求的增長,該基地進行了改造升級,實現了旺季日產量從400斤到1000斤的提升。基地負責人彭帷特介紹道:“我們的秘訣就是智慧農業係統。利用自動通風、自動噴淋、自動製冷等裝置,對溫度及濕度等參數進行監控,營造一個更適合蘑菇生長的環境。”目前,下北村已建成總麵積近2000平方米的大棚種植基地,借助“深汕友農”品牌推廣活動的東風,銷售市場已從深汕走向大灣區。

深汕的菌菇產品廣受消費者青睞。

據了解,2025年,“深汕友農”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將持續發力,在線上線下兩端同時發力。計劃舉辦係列農產品推廣活動,在省內外農業博覽會設立專區展位,搭建產銷雙方的精準對接平台;瞄準大灣區市場,為廣大消費者整合更多優質農產品,並采取多樣化、新穎化的曝光形式,進一步提升“深汕友農”品牌的知名度。同時,保持與主流媒體的積極聯動,深入挖掘更多“深汕友農”品牌的發展故事。

林兵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深化與各方的合作,不斷創新農產品營銷方式,推動“深汕友農”品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同時,還將加大對農業從業者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電商意識和技能水平,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實現增收致富。

“深汕友農”地鐵專列,增強了品牌農產品在大灣區的曝光度。

憑借創新的舉措和資源的整合,“深汕友農”正引領著深汕地區農業產業向規模化、精細化、品牌化方向邁進,助力優質農產品走進灣區、走向全國。在廣東全麵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浪潮下,“深汕友農”的發展經驗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推廣價值。它不僅為深汕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其他地區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值得期待,“深汕友農”品牌的不斷探索和創新,為深汕農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策劃:高永彬

撰寫:陳相成 劉涵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馬千裏

更多内容请点击【焦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