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且定位在細胞質,無跨膜結構

时间:2025-05-04 21:09:48来源:

2.5.2 轉148基因T1種子脂肪酸成分分析

分別收集野生型擬南芥(對照)、甘蓝功148基因過表達(35s-148)與RNAi幹擾(148R)轉基因T1種子,型油酰转烘幹後用氣相色譜儀測定各脂肪酸含量,用Excel2019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各個脂肪酸成分,結果見表6。

由表6可知,菜乙與野生型擬南芥種子脂肪酸各成分相比,幹擾148基因(148R)會導致油酸含量增加,幅度為31.19%,而軟脂酸、亞麻酸會極顯著減少,移酶验证而花生烯酸含量顯著減少,減少幅度分別為5.46%,18.68%,13.16%,並使硬脂酸增加,亞油酸和芥酸減少,但是增減幅度沒有達到顯著水平,幹擾148基因還會導致芥酸含量增加;過表達148基因(35s-148)會導致軟脂酸、油酸、基因亞油酸含量的隆及極顯著增加,其增加幅度分別為23.50%,45.12%,14.03%,甘蓝功而硬脂酸、亞麻酸和花生烯酸的型油酰转含量與野生型擬南芥相比,都有極顯著的下降。

在對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分析中,菜乙幹擾148基因會使飽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對不飽和脂肪酸無顯著影響;過表達148基因會顯著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而對飽和脂肪酸無顯著影響。

2.5.3 對具有相同變化趨勢的移酶验证脂肪酸成分進行分析

結合表5,6,選取在2個拷貝基因的過表達與幹擾體係中,脂肪酸成分具有相同變化趨勢的油酸、亞麻酸、基因花生烯酸和芥酸,隆及並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7。

結果顯示,甘蓝功過表達114基因會導致花生烯酸極顯著的下降,而對其他脂肪酸含量無顯著影響;幹擾148基因會導致芥酸含量的極顯著增加,而對其他脂肪酸成分無顯著影響。

3 討論與結論

棕櫚酸是型油酰转遊離脂肪酸中最主要的飽和脂肪酸,能夠誘導肝細胞、骨骼肌和心肌細胞等發生胰島素抵抗,菜乙硬脂酸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種脂肪酸,在動物脂脈中的含量較高,植物油中含量較少,主要應用於橡膠和化妝品工業,人若長期微量攝入可能會刺激眼睛、呼吸係統。油酸是人體最易消化吸收的脂肪酸,高油酸具有降低人體血液中有害的低密度脂,同時可減少血漿中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有效的預防及治療動脈的硬化。亞油酸是一種人體必需脂肪酸,在機體內含量極為豐富,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還參與了人體物質循環和免疫調節。x-亞麻酸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前體物質,EPA和DHA在視網膜和大腦的結構膜中也起重要作用,亞麻酸還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及減肥、降血脂等生理功能。花生四烯酸具有增加血管彈性、酯化膽固醇,調節血細胞功能等一係列生理活性,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腫瘤等具有重要功效。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謝產物還參與了人體造血和免疫調節,花生四烯酸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效果是亞油酸和亞麻酸的4倍,其降低血液中血脂和血壓的能力也要強於亞油酸和亞麻酸。芥酸在人體內不易被消化吸收,而且芥酸凝固點高,不適於食品加工。高芥酸的油菜籽餅粕需經過脫毒處理才能用作動物飼料,因此,降低芥酸含量是油菜食用目的脂肪酸改良的首要任務。

在西方飲食中,棕櫚酸(C16∶0)和硬脂酸(C18∶0)是最常食用得飽和脂肪酸。一般認為棕櫚酸比硬脂酸更能提高膽固醇,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曾建議食用油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1∶1∶1。熊秋芳等分析認為,在亞麻酸質量分數不低於5%的前提下,飽和脂肪酸含量越低、油酸含量越高、且ω-6與ω-3比例為1~4∶1的天然食用植物油品最具營養價值。

擬南芥作為模式植物,並與甘藍型油菜同屬於芸薹屬十字花科且有著共同的原始祖先,開展擬南芥研究可為甘藍型油菜研究提供重要參考與借鑒。

本研究對克隆得到的AT基因的2個拷貝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發現114與148同屬於酰基轉移酶模型,但其構象略有不同,推測其在甘藍型油菜中發生了序列變異,將進一步研究;脂肪酸組成分析表明,乙酰轉移酶基因的這2個拷貝在飽和脂肪酸的代謝過程中具有相同的功能,過表達114基因與148基因均會導致軟脂酸含量的增加,硬脂酸含量的減少,幹擾114基因與148基因均會導致軟脂酸含量的減少,硬脂酸含量增加,表明在軟脂酸向硬脂酸合成過程中發揮抑製作用,抑製這2個拷貝表達,可以促進軟脂酸向硬脂酸轉化;這2個拷貝在不飽和脂肪酸代謝過程中存在差異,過表達114基因和148基因均會引起亞油酸含量的增加,而通過分析其他幾個具有相同變化趨勢的脂肪酸成分後,發現可以通過過表達114基因,可以使花生烯酸含量顯著下降,幹擾148基因的表達會導致芥酸含量的增加。這2個拷貝可以促進菜籽油品質改良。

本研究以前期對高亞麻酸油菜近等基因係材料miRNA測序結果為基礎,同源克隆獲得了AT基因的2個拷貝114與148(均為1350bp),分別構建了這2個基因的翅表達載體和RNAi幹擾載體並成功轉化擬南芥。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114編碼的蛋白偏中性而148編碼的蛋白偏堿性,114與148均為穩定蛋白,親水性差,屬於脂溶性蛋白,且定位在細胞質,無跨膜結構。114基因與148基因在脂肪酸代謝途徑中,抑製軟脂酸向硬脂酸轉化。過表達114基因和與148基因可以提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抑製這2個拷貝基因會導致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過表達114基因可以顯著增加軟脂酸、油酸和亞油酸的含量,並減少硬脂酸、亞麻酸和花生烯酸的含量,幹擾114基因的表達可以增加硬脂酸和油酸的含量,減少軟脂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含量;過表達148基因可以增加軟脂酸、油酸和亞油酸的含量,減少硬脂酸、亞麻酸和花生烯酸的含量,而幹擾148基因會導致油酸、花生烯酸以及芥酸含量的增加,軟脂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的減少;可以通過過表達114基因,促使花生烯酸含量的下降,幹擾148基因的表達會導致芥酸含量的增加。因此,乙酰轉移酶基因這2個拷貝對改良甘藍型油菜脂肪酸成分作用明顯。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華北農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棕櫚酸花生烯酸x-亞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