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物合相對分子質量286.27

时间:2025-05-05 07:03:59来源:

天麻素又名天麻苷,天麻是素生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塊莖中一種含量最高的有效單體成分,其化學名為4-羥甲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物合相對分子質量286.27,研究分子式 C13H18O7,进展為無色針狀結晶,天麻mp 154~156 ℃,素生易溶於醇類和水,物合難溶於氯仿和乙醚,研究經苦杏仁酶水解後得到 4-羥基苯甲醇(也稱對羥基苯甲醇)和葡萄糖 2 種單體。进展天麻素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天麻可以增加中央及外周動脈血管順應性,素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物合增加心腦血管血流量,研究產生溫和降壓作用,进展而且對心肌細胞、腦組織均有保護作用,同時具有靜、催眠、鎮痛、增強免疫等作用,在臨床上廣泛用於治療心腦血管、微循環係統疾病,對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病症療效顯著,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目前,人們對以天麻素為主要藥效成分的天麻需求量不斷增長,其年銷售額達十幾億元,由於其應用範圍的進一步擴大,年銷售額預計還將不斷增長。麵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醫藥工作者們提出了許多獲取天麻並提高天麻素產量的方法,其中以人工栽培提取法和化學合成法為主流,但它們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於人工栽培提取法而言,該法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產量的天麻素,但要得到產量大、純度高和價格低的天麻素依然存在較大難度,究其原因主要與 2 個方麵相關:一是天麻在人工栽培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產量減少、品質降低的現象[5]。二是即使人工栽培獲得了大量優質的天麻塊莖原材料,但要從這些材料中提取並得到高純度的天麻素絕非易事。對於化學合成法來說,它是目前我國獲取天麻素的主要生產方法,也是一種較早研究的方法,於 20 世紀 80 年代初周俊院士等建立,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於此法需經曆多步化學反應,並要大量使用紅磷、溴等試劑,因而導致該法具有產量低、毒性大、成本高、環境不友好等缺點。為了克服該方法的缺陷,學者們分別從提高反應得率、減少反應步驟、降低試劑毒性等方麵對天麻素化學合成法進行了有意義的改進,但這些改進雖然對推動化學合成法合成天麻素有所幫助,但始終無法擺脫化學合成法先天具有的一些弊端,如反應試劑毒、反應步驟多、反應時間長、反應條件苛刻、反應副產物不易去除、反應三廢不好處理等,因而通過化學合成法生產天麻素不是一種製備天麻素的最優方法,目前實際生產中急需一種更加先進的方法來代替化學合成法。

生物合成法是當前獲取天麻素的有較好應用前景的第 3 種方法,本文主要對天麻素生物合成的方法進行一個係統的歸納和分析,期望為日後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天麻素的生產方法和滿足人們對其不斷增長的需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 生物合成途徑

天麻素在結構上由 4-羥基苯甲醇和葡萄糖 2 部分組成,其中 4-羥基苯甲醇又是天麻細胞中一種主要的單體成分,故研究者們推測天麻素生物合成的最後一步必定涉及葡萄糖糖基化4-羥基苯甲醇的過程。對於前體物質 4-羥基苯甲醇所涉及的生物合成途徑目前還不是很確定,但根據芳香類化合物代謝相關過程推測,4-羥基苯甲醇在天麻細胞內很可能由甲苯經兩次單加氧酶作用後生成,見圖 1,目前已陸續有相關研究結果開始證實此推測途徑的正確性。如以 4-羥基苯甲醇或 4-羥基苯甲醛作為前體物質,部分植物或微生物細胞可將其糖基化生成天麻素。此外,Tsai 等利用第 2 代 RNA 測序技術比較了天麻從球莖發育到塊莖時合成天麻素基因的差異表達情況,結果顯示天麻幼嫩塊莖中確實有比球莖顯著高表達的單加氧酶和糖基轉移酶基因,其中一條編碼單加氧酶的 unigene 在幼嫩塊莖中的表達量是球莖中的 2.4 倍,而另一條編碼糖基轉移酶的 unigene 則是球莖中的 3.2 倍。以上這些研究結果一方麵有力證明了天麻素生物合成途徑推測的正確性,另一方麵也為人工異源構建天麻素生物合成途徑奠定了理論基礎。

2 植物轉化法

植物是許多具有醫藥應用價值的天然活性產物的來源,它們通過自身細胞內複雜的次生代謝反應合成一些相同的天然活性物質,如紅景天苷除紅景天屬植物可以合成外,女貞、小葉女貞、藏波羅花等也可以合成。正是從這一現象出發,研究者們嚐試利用非天麻類植物合成天麻素(表 1)。蔡潔等對人參毛狀根生物合成天麻素轉化體係進行了探索,結果顯示人參毛狀根在 B5 培養液中培養22 d 後,可將天麻素苷元(4-羥基苯甲醇)轉化生成天麻素,轉化率為 84.8%,合成的天麻素占人參毛狀根幹質量的 6.65%。龔加順等分別利用兩種不同的曼陀羅植物(白花曼陀羅和紫花曼陀羅)懸浮培養細胞進行了天麻素生物轉化研究,實驗結果表明兩種曼陀羅細胞都能將前體物質4-羥基苯甲醛先還原成 4-羥基苯甲醇,然後利用細胞內的糖基轉移酶使其糖基化生成天麻素,其中在培養基中添加0.1 mg/L水楊酸和保持發酵罐罐壓小於1 kPa時,可有效促進紫花曼陀羅細胞對 4-羥基苯甲醛的糖基化效率。

除了以曼陀羅懸浮細胞作為轉化載體外,彭春秀等還利用曼陀羅毛狀根進行了天麻素轉化實驗,結果顯示由農杆菌誘發的曼陀羅毛狀根能轉化外源底物 4-羥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本課題組也開展過天麻素植物轉化的相關研究,其中利用植物水培法對小白菜是否能夠利用 4-羥基苯甲醇產生和積累天麻素,以及 4-羥基苯甲醇對小白菜生長是否會造成影響進行了考察,所得結果證實小白菜能以濃度相關的方式將 4-羥基苯甲醇轉化為天麻素,但隨時間的推移天麻素積累量逐漸降低,而且水培營養液中添加 4-羥基苯甲醇會抑製小白菜根的生長並延緩或阻滯株高的增長,因而在含4-羥基苯甲醇的水培液中不宜長時間培養小白菜。

以上研究結果都充分證明,除天麻外還有部分植物也能利用相關前體物質合成天麻素,這就為今後拓寬天麻素的來源,並增加其產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草藥》,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天麻素氯仿羥基苯

更多内容请点击【焦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