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歸母淨利潤虧損1.48億元

时间:2025-05-05 03:07:42来源:

4月25日,守与破南京中央商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280.SH)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赢商在整體經濟增速放緩、观察線下零售承壓的南京背景下,這家擁有深厚曆史積澱的中央“老百貨”企業交出了一份“承壓求生”的答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2.98億元,同比下降6.2%;歸母淨利潤虧損1.48億元,商场主要原因是守与破報告期受傳統商超渠道消費下滑的影響,公司百貨零售銷售下降,赢商導致營業收入減少。观察

這並非個例。南京2024 年,中央中國百貨零售行業呈現“增速放緩、商场分化加劇、守与破轉型深化”的赢商格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观察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但限額以上百貨店零售額同比下降 2.4%,成為下滑最明顯的業態。中央商場的表現,折射出傳統百貨企業在“存量博弈”時代的增長困境,但也顯現出其在渠道協同、成本控製、便利零售等板塊上推進轉型的路徑邏輯。

一、堅守主業:傳統百貨的結構性調整

中央商場在2024年持續推進“強主業、降成本、穩增長”戰略主線,雖然整體營收下滑,但公司仍圍繞百貨主業展開係統性調改:

●精準定位與調改,公司堅持百貨主業不動搖,實施“一店一策”,明確各門店的精準定位,積極進行調改升級,打造美好生活的第一站。增加餐飲及生活配套業態占比,通過場景化布局增強顧客粘性,兼顧現有顧客基礎,穩步提升商品力。

品牌布局優化,招商工作持續強化優勢品類組合,優化妝品、珠寶、運動潮牌等品類結構, 持續提升坪效。爭取當地首進品牌及有號召力的品牌,擴大與集團化公司的合作深度,搶先引入各品類頭部品牌,增加特業、配套、雜品、體驗等業態,確保在品牌級次上全麵覆蓋競爭對手。

營運管理強化,以業績指標為牽引,強化營運管理,提升顧客購物體驗,推進 S 級檔期管理,優化星光品牌庫,扶持頭部重點品牌,提升其競爭力和業績規模。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爭取品牌促銷、貨品、人員等資源支持,確保業績增量。

服務與營銷提升,圍繞經營品質和顧客體驗,利用公眾號、抖音、視頻號、小紅書、小程序 直播等平台全渠道引流,擴大自媒體及社交媒體宣傳,促進線上線下互動,實現線上引流線下消費。深化 VIP 會員分層運營,通過精準營銷投入與宣傳,會員定製服務、休眠會員激活等手段,提升會員歸屬感及粘性。

報告期,同步推進了大冶 9 號樓和海安店招商、裝修、籌備等工作,實現年度內順利開業, 進一步鞏固了門店區域競爭優勢。

不過,傳統百貨的“聯營為主、租賃為輔”的模式已難支撐持續增長。報告期內,聯營銷售占比達36%,而自營經銷比例提升仍顯有限。在線下消費渠道更迭、購物中心強勢崛起的大背景下,百貨模式的“存續價值”與“創新空間”亟待再定義。

二、多元協同:便利零售成為新引擎

2024年,南京中央商場加快了羅森便利體係的擴張。截至期末,南京羅森門店達295家、安徽羅森224家,基本完成南京區域全覆蓋,並持續向合肥等重點城市延伸。

本輪擴張背後,是一套成體係的“產業鏈協同”策略:

供應鏈整合與物流升級,著眼頂層設計,深化高質量發展,整合央廚、羅森便利、倉儲、物 流配送等核心產業鏈協同,實現鮮食與低溫商品合流配送,有效降低物流費用,提升物流效率。

推進區域化集采與聯營深化,擴大與品牌方的聯營合作,減少庫存壓力,同時通過集團化招采,整合資源,降低采購成本和物流運輸費用。

央廚鮮食工廠,從產品研發、規模邊際效用等方麵提升生產端效益,除滿足自身便利門店供 應外,還拓展其他品牌便利店、超市、學校、餐飲連鎖企業、外賣平台等新渠道,擴大產量,降 低成本,提升經營效益。

在傳統百貨盈利承壓的同時,便利零售的規模擴張及利潤彈性,或成為中央商場維持增長動能的重要支點。

三、深度控本:以降本提效守住基本盤

2024年,中央商場在費用端表現出較強控製能力:

預算引領與管控,深入開展管理提升,通過招采,細化物業、安保、保潔、維修、電力等服 務集中招標采購,有效實現各項費用降低,同時嚴控非主營支出。加強財務重點指標數據預測和監控,消減費用預算,強化預算管控,保駕公司健康促發展。

團隊建設與激勵,以業績為導向,強化指標管理考核,提升團隊綜合能力,實施動態薪酬機 製,持續優化人員結構,提高人效。內部挖潛增效,努力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從預算引領到指標考核,公司圍繞“收支結構優化”不斷下功夫,雖難短期扭轉整體虧損趨勢,卻在為長遠發展積蓄基礎。

四、地產收縮:收縮“非主營”,聚焦主業協同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央商場逐步收縮房地產開發業務,僅保留委托代建和代銷職能,重點推進盱眙華府收尾交付,其他項目暫停新投。

這一調整,反映出企業對“輕資產”邏輯的認同——聚焦主營、做強流通,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優先穩住零售主航道,避免過度分散。

​// 贏商觀察:

在傳統百貨“式微”的時代語境中,南京中央商場的2024年可視為一場“守中有變”的嚐試。它沒有急於大刀闊斧地做“業態革命”,而是在有限空間中深耕主業、協同便利、壓降成本——在危機中尋找新的韌性。

但同時,這份財報也提醒行業:如果不從商業模式與顧客價值鏈的角度進行更徹底的重構,“守成”終究難抵市場周期的衝刷。

未來,中央商場若能進一步強化與羅森便利的“反哺式協同”,深化百貨向“社交場景”“內容運營”的轉型嚐試,或許將為自己找到在下一個周期中的立足點。

更多内容请点击【娛樂】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