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農友圈”走進肇慶封開

时间:2025-05-05 03:21:25来源:

“農友圈”走進肇慶封開,农友圈開展柑橘園裏的走进肇庆“科技趕集”丨“農友圈”進鄉村③_南方+_南方plus

新農機新農具深入十裏八鄉,怎麽物盡其用?开展這對果農來說很關鍵。承包數百畝皇帝柑的柑橘果農莫允開近年來開始用無人機打藥、施肥,园里“都知道用無人機方便,技赶集丨进乡但是村③什麽時候下、配比是农友圈多少?以前很困擾,現在一上‘農友圈’就清楚了。走进肇庆”

2月11日,封开廣東“田頭滴滴”平台——“農友圈”進鄉村來到肇慶封開,开展通過注冊指引、柑橘案例介紹、园里現場實操等多種形式,技赶集丨进乡幫助農戶了解並熟練使用“農友圈”。 

“農友圈”平台是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建設的公益性農業技術需求精準對接服務線上平台,相較於傳統農技推廣模式,“農友圈”的優勢在於“精準”與“高效”。平台整合全省20000餘名農業技術專家資源,可針對區域性問題定製解決方案,以“數字化+精準化”服務模式,讓農業科技深入田間地頭,走進千家萬戶。

平台“給力”

農友圈零距離對接果農需求

早春的肇慶封開縣,連綿的柑橘園已掛滿青果,但果農莫江匯的眉頭卻緊鎖著:“這兩年葉子黃得厲害,果子也長不大,維持1元/斤左右賣不上價。”他的困境並非個例。在“農友圈”進鄉村活動現場,數十名果農擠在臨時搭建的谘詢台前,急切地展示著自家果園的黃葉照片。

“農友圈”作為農業技術需求精準對接服務平台,此次走進封開,正是瞄準了當地柑橘產業的痛點。據悉,“農友圈”依托大數據和專家資源庫,能快速定位農戶需求,並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實現“技術指導—產品配套—政策對接”一站式服務。

“需求掃碼報,服務拍馬到”。種植皇帝柑10餘年的孔德橋通過平台提交問題後,10分鍾不到,平台指派專家通過電話聯係他如何解決柑橘黃龍病等問題,“專家‘給力’響應太快了,真正做到問題不過夜。”

專家把脈,對症下藥。麵對特殊“個例”,專家還會親自下田,通過實地考察與農戶分析成因、指出管理要點,盡快幫助農戶解決問題。“用好‘農友圈’,省心又省錢,過去我們都要跑鎮上去找有經驗的農戶,現在它就是我們最近的好幫手。”

線上線下聯動,精準定位,快速響應。莫大山通過平台提交問題後,僅2小時便收到土壤檢測預約通知,3天內專家團隊便抵達果園現場。

如今,“農友圈”平台被農戶親切地稱為“田頭滴滴”,這一平台核心功能,在於精準對接技術需求與服務供應。農戶隻需通過手機在平台上發布需求,附近的農業科技特派員或鄉土專家,即可收到短信通知,第一時間響應並“接單”。

據統計,截至2025年1月,全省各地專家在“農友圈”平台累計開展服務登記38479次,服務裏程達56萬公裏,服務107390人次,需求問題解決34091個。

專家把脈

缺鎂成封開柑橘“隱形殺手”

“大家看,葉片中部黃化、葉脈間褪綠,這是典型的缺鎂症狀。” 農業科技特派員林進朝走訪多個果農的柑橘種植園區,發現缺鎂、作物黃化兩種情況在封開當地比較普遍。

“缺鎂不僅導致黃葉落葉,還會抑製新梢生長,降低果實糖度。”林進朝用一組實驗數據敲響警鍾:缺鎂條件下,柑橘主莖生物量減少36.8%,側枝莖降幅更達64.5%,直接影響掛果率。他建議采取“土壤改良+葉麵補鎂”雙管齊下策略:對pH值低於6的酸性土,每畝施入50-60公斤硫酸鎂與有機肥混合堆漚;同時配合0.5%硝酸鎂葉麵噴施,快速緩解症狀。

除了專家技術指導,現場還邀請徳鉀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果農整合種植技術解決方案、推介液體特肥產品等, “傳統固體鎂肥見效慢、易流失,我們的紅牛®速溶鎂采用螯合技術,葉麵吸收率提升40%。”德鉀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黃秋雄表示。

活動尾聲,一場突如其來的春雨並未衝散人群。莫大山望著自己剛剛注冊好的賬號,圍著專家追問:“鎂肥和石灰一起用行不行?”林進朝抖掉肩上的水珠,蹲在地上畫起示意圖:“石灰調節pH要在施鎂肥前15天進行,順序不能亂……”

從韶關到惠州,從汕尾到封開,“農友圈”進鄉村的足跡正勾勒出一幅科技助農的新圖景。當紅牛液肥的藍色藥箱被裝上三輪車駛向果園,封開柑橘產業的春天,或許正隨著這場春雨悄然來臨。

撰文:何雪琪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任亞航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