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決策交易站
指數決策交易站

南北再到今年牽手廣東農博會

时间:2025-05-05 05:20:31来源:

東西南北中,三博会“三博會”為何攢局在廣東_南方+_南方plus

2025年4月18日至20日,第九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何攒第三屆中國國際預製菜產業博覽會與第十四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2025食博會·預博會和農博會”)將在東莞聯袂登場。局广

第十三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現場。

九年來,东西东食博會從單一會展到2023年與預博會組成“食博會·預博會”黃金CP,南北再到今年牽手廣東農博會,何攒打造“2025食博會·預博會和農博會”,局广形成三展“合璧”格局。三博会

2023年,首屆預博會與第七屆食博會一同舉辦。南北

食博會陣列在廣東不斷擴大,何攒與近年來廣東農業展會越來越多、局广越來越火相得益彰。這背後不僅是東莞、深圳、廣州等改革開放先行地在農業與工業的融合探索中漸成標杆,更是廣東作為中國外貿第一促進平台——廣交會誕生地對農業會展經濟的把握與挖掘。

雙循環樞紐:
“展品變商品”高效轉化

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是連接國內市場與全球供應鏈的戰略節點。正是依靠這樣的地理區位,廣交會才得以曆經61年風雨後,仍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具備世界級的吸引力。

從東莞著眼,這是珠江三角洲的核心,東莞坐擁廣深“半小時交通圈”,通過虎門港、東莞港與全球供應鏈無縫對接,而穗深城際、贛深高鐵等交通樞紐更將其推向“灣區會展黃金走廊”的核心節點。這種地理稟賦,讓東莞成為農產品“買全球、賣全球”的理想平台。

不僅如此,東莞是台商台胞進入大陸時間最早、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在營台企超過3800家。從全球範圍看,多年來,東莞與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緊密的經貿合作關係,引進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企業1.3萬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在莞投資項目近100個。這為“全球資源+東莞市場”的會展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隨著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超級工程的竣工,以及珠三角冷鏈物流體係日益完善,廣東作為循環樞紐的地位不斷上升。東莞則在此基礎上持續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和食品安全,2024年完成200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農產品“展品變商品”的高效轉化也有了更加強大的支撐。

農業產業完備:
超級鏈條的示範效應

在東莞市好助手食品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內,一棵娃娃菜被放入渦流清洗生產線,5分鍾不到,生產線就完成了切菜、2遍清洗、瀝幹、收籃等工序。

東莞市好助手食品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鄔恒宣向記者介紹,該公司專注於食品原材料切割機械的研發與生產,公司內1/3員工為研發人員,目前有12項專利,以及3項在申專利,該公司客戶主要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年銷售額超5000萬元。

前不久,2024年中國工業十強城市榜單出爐,東莞以12.3%的增速反超寧波,位列第7名,規模以上工業營收達17691.5億元。

東莞何以成“三博會”磁場?這與東莞本身工業大市和重點發展食品加工產業密不可分,更依托廣東作為農業大省強大的原料供應能力。

廣東不僅是絕對的經濟第一大省,在農業上也十分突出,2024年廣東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701.21億元,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水產最為突出,2023年,廣東水產品總產量924.02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4420.28億元,已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作為老牌工業城市,東莞早已形成八大傳統產業,而食品飲料則是其中之一。

近年來,東莞不斷推動傳統食品飲料向休閑健康食品產業轉型,並且積極引入、培育保健食品飲料和預製菜龍頭企業。2023年,東莞食品飲料產值達1201.74億元,與2020年的909億元相比增長超30%。

在東莞,不論是從農業耕種的上遊,到加工研發的中遊,再到消費落地的下遊,東莞製造應用場景無處不在,東莞食品飲料加工製造業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條,躋身“支柱產業”之列。

因此,對於依托廣東巨大農林牧漁產區的東莞而言,完全具備從田間到餐桌的超級鏈條,這種示範效應本就是展會的亮點。也因如此,像東莞一樣食品工業發達的深圳、廣州等廣東城市總是能吸引大量農業會展,並且能為會展引流。

市場思維與格局:
“12221”市場體係成合作共識

近年來,越來越多農業展會落地廣東,不僅在於其廣大的市場和完備產業鏈條所呈現的示範效應,更在於其超前的市場意識,以及推動省級農業合作與國內統一大市場的成功經驗。

第21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辦。

從2019年廣東為解決徐聞菠蘿銷售困境而探索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係建設以來,廣東以農產品“拓市場”為目標、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市場引導生產、倒逼生產,不斷實現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農民增收致富。

多年來,“12221”內涵不斷豐富,探索AI技術與農業產業的融合發展,開展高州“高智荔”等AI實踐;創新提出“父愛如蘭”的理念,將蘭花打造成為父親節節禮;結合春節消費提出“年魚經濟”,帶動“年魚、年菜、年花”出圈;緊抓巴黎奧運會熱度,推動樂昌黃金柰出海;抓住“短劇+農業”風口,推出三農微短劇《化州化橘紅,天下第一紅》……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在去年廣州農交會上,河北保定農業部門受市委書記囑托與推動巴黎奧運會推動樂昌黃金柰出海的韶關農業部門對接,雙方在數月內實現互訪,達成了農業出口和市場體係建設方麵眾多成果。

像河北保定一樣慕名而來的合作者不在少數,近年來,廣東在市場建設方麵的成效吸引了大量的“夥伴”。先是“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的農產品市場體係建設走深走實,與山西、浙江、新疆、西藏等省(區)在共建市場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再是吉粵合作成果不斷,最為突出的是去年農交會上誕生的共享市場體係、共享生產車間、共享儲存雲倉、共享科研平台“四個共享”省際農業交流合作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天津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加入吉粵合作,構建粵津吉統一大市場,“四個共享”朋友圈擴大。據悉,農業農村部市場司已將“四個共享”寫入2025年工作要點,擬將其作為省際交流合作典範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因此,將廣東農博會帶入“食博會·預博會”,是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係建設經驗的需要,更是借力廣東推進省際農業合作和推動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題中之義。

撰文:胡亦贇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龍振輝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